做足所有努力,卻栽在這件事 ~《第二波魔球革命》
這本書很難歸類,它勵志、它又諷刺,而我認為這是本『做足所有努力,最後卻跌倒在不作為』上的故事。
說勵志,是因為在《魔球》這部電影後,數據工具的威力廣為人知,幾乎成為大聯盟棒球的標準配備。過去的先進武器變成標配後該如何制勝?本書講一個數據宅西格・麥戴爾還有傑夫・魯諾,如何讓休士頓太空人得在六年之內,從比賽沒人要進場看的MLB大聯盟墊底球隊,搖身打倒紐約洋基、洛杉磯道奇,最後實踐諾言,在2017年拿到世界大賽的冠軍。
說諷刺,因為2019年,有球員揭發當年世界大賽冠軍其實是靠作弊得來的,今年初大聯盟官方調查完畢,判定確有其事,球隊總經理與教練禁賽兩年。書中帶領球員致勝的鎮隊之寶貝爾川,原本成為紐約大都會隊的教練,但也在此案被揭露後去職。
我看到作弊得冠軍的新聞時候很受震驚,所以整本書都是假的嗎?靠大量數據與觀察發掘波多黎各選手柯瑞亞、靠運動科學的高速攝影機與縝密分析看出韋蘭德改變投球方式、貝爾川靠觀察識破達比修有投球習慣小破綻讓隊友們提早知道該如何因應。
恩,前面幾個不知道,但識破投球習慣那個肯定是假的,因為作弊就是用攝影機看投球暗號,球員休息室內的人知道後用打鼓聲通知場上的打擊手,被揭發後大家看待加油鼓聲都有異樣的感覺。
為什麼說這是栽在不選擇上呢?想像你我是數據分析負責人西格或者總經理傑夫・魯諾
用盡辦法賭上專業要提高勝率,最終把球隊帶上世界大賽的草皮,但『最終賽的每場勝率只有47%,跟躑骰子差不多』,
這時候有人提供提高勝率的方案,教練同意了、球員不反對。
你拒絕得了嗎?拒絕了,你不知道對手會不會用。試了,雖然被揭穿可能很慘,但有機會獲得勝利,拿到冠軍戒指。
魯諾事後聲明『偷暗號不是管理階層主導,我不知道有這件事發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不是,那是二次說謊。如果是真的,那是對全世界昭告自己的無能。
(未完待續)